当前位置: 塑料 >> 塑料资源 >> 每月6斤米票的日子怎么过没经历过的不叫老
我是一个在南方出生、长大的人,结婚前不会做饭、不懂持家;结婚后来到北京。
王金辉制图初到北京,第一次领回各种票证,我傻眼了。当年北京每人每月6斤米票,对于我和老公这样从小吃惯米饭的人,根本不够啊!而且,我连米饭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包饺子、蒸馒头、擀面条了。这日子,实在是有点难过!
好在家住得离单位食堂近,每天的早餐就在食堂解决了,老三样:米粥或棒子面粥、馒头或窝头、一块红腐乳。午餐和晚餐,则要视手中粮票的数量决定,不多的米还要留着接待亲戚朋友。吃面条当然少不了,可我不会做炸酱也没肉做炸酱,面条就清汤寡水煮熟,没饿肚子就行。
等到孩子会打酱油了,有时会到月坛北小街副食店和粮店,买上2毛钱肉馅、1斤切面,就是全家人的晚餐。好在慢慢地粗粮票也能买切面了,我们也习惯将面条和馒头当主食了。
每到月底那几天,我要将各种票证、副食本仔细检查一遍,生怕遗漏什么紧俏物资没买给生活带来遗憾。几十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临近月底,我偶尔还会突然想起这事,像是落下了病根儿。那时逢年过节,我最稀罕的就是每人半斤香油。星期天,我骑着家里唯一一辆男式28永久自行车,围着家附近的副食店一家家地转,因为缺货是常事,我要踩着副食店开门准点去抢购,才不至于空手而归。
后来,副食店里有不要油票的菜籽油卖(北京人喜欢花生油,吃不惯菜籽油),我大喜过望,专门买了个扁平白塑料桶,一次买回家5斤菜籽油。手中有油,心中不慌,虽然肉还要票,蔬菜还是大路货,可我炒菜多放点油,也算是改善全家伙食。再后来,菜场里周末有不要票的冻瘦猪肉,每人限购一坨(5斤左右),售完为止,于是每到星期天我又多了一件事,早起去排队买肉。说起来我们已是很幸运的,夫妻双方家中都无经济负担,每月的工资可以全部用来改善生活、迎来送往。
我们家的第一个大电器是万宝冰箱,专门储存各种紧俏食品,以备来客之需。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经常来访;我们也是好客之人,在简陋的小屋,常常大家围坐小餐桌前,喝着用热水瓶装回来的散装啤酒,吃着我们倾其所有也并不丰盛的饭菜,也是快乐。
餐桌上的乐,来自于物资日益丰富的悦和生活蒸蒸而上的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餐桌确确实实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好日子来得太快,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也有点猝不及防。粮票油票取消了,副食本不用了,早市出现了,大棚诞生了……一步并作两步,大跨步,各色各样的蔬菜争先恐后走上了我们的餐桌。
星期天,我还是骑上28永久男车出门,不同的是,车前车筐里、车后书包里,装的是新鲜肉类、蔬菜水果。物资丰富了,我的厨艺也相应提高了,做上六个凉盘八个热炒不是问题了(好不好吃另当别论)。记得我们搬新房,庆祝乔迁之喜,来了一屋子朋友,我提前几天做准备,四处采购,荤的、素的、炸的、炖的,做出满满一大桌菜。吃完、乐完,客人离去,剩菜我们“打扫”了几天。好日子刚刚开始,那么多的好东西,哪舍得倒掉了?
上班是职业女性,下班是家庭主妇,长年累月下来,我对农贸市场和超市情有独钟,不管出差还是旅游,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我最喜欢去的就是这两个地方。当初是为了带点南方的蔬菜副食改善生活,后来成了癖好就是喜欢采买各地土特产回家。习惯了,改也难。
其实,现在的北京,哪还缺什么口味的餐饮啊。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饭店,各种各样的风味,生活已经太方便了。我家聚会的餐桌就经常“搬到”餐厅。因为我和老公都生在多子女家庭里,和睦大家庭使我无意中成了大姐大,几十年来,各家亲戚,甚至亲戚的亲戚,以出差、结婚、旅游、聚会等各种形式,轮流来看望我们,好客的老公不管来人多少、关系远近,一律招呼:吃饭去!所以我家一直被亲戚朋友称作驻京办事处。亲人到来的欢聚;工作需要的应酬;朋友往来的相会……我们一起见证了餐桌四十年的改变,经历了没的吃到吃不下的过程。热热闹闹吃了许多年后,我家的餐桌又搬回来了,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反而不知道、想不出吃什么好了。
我家餐桌上,面条已由打卤面、炸酱面、西红柿鸡蛋面、凉面等多品种组成,还有窝头和各种杂粮作为补充、调剂;凉拌、热菜,五花八门,我也能做到一个星期不重样了。
我们有一个老乡朋友,两家交往几十年,平日各自忙工作、孩子、家庭,每年过年必须一聚。虽然他们从东城搬到朝阳,我们从西城搬到海淀,两家越搬越远,每年一聚却从未间断。
今年春节,我精心准备了几个爽口的凉菜,用排骨和鸡炖的汤做底料,配上鱼丸、肉丸、虾、菌菇、豆制品、蔬菜,我们四个老头老太,喝着自己泡的枸杞酒,涮着火锅,从中午吃到晚上,也从中午聊到了晚上,聊得最多的,是我们赶上了国富民安的时代;我们尝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过上了蒸蒸日上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餐桌上的故事,舌尖上的故事,它承载了爱情、亲情、友情;它见证了年年、月月、日日。
(原标题:吃饭去)
来源:北京晚报春妮锦园
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