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塑料危机席卷全球

发布时间:2023/1/23 11:24:58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区,牛群在满是塑料袋的垃圾场里觅食

文/《环球》杂志记者张海鑫

编辑/乐艳娜

清晨,当你关掉手机闹钟,端起漱口杯准备刷牙,拿起梳子梳头,把食物放到微波炉里……你与塑料的“爱情故事”便开始了。

不得不说,塑料支撑起了人类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爱”上塑料一个世纪后,这种浪漫便开始消退,而且变得越来越“有毒”。陆地、海洋、生物体内……塑料垃圾似乎无孔无入,正将地球一步步变成塑料垃圾场。

“数千年后的考古学家挖掘到我们这一时代的地层时,会不会发现里面塞满了不朽的抛弃物,如瓶盖、包装纸、吸管和打火机——一个被垃圾所噎死的文明?”苏珊·弗赖恩克尔在她的著作《塑料——有毒的爱情故事》中,提出了一个悲观的预言。

如今,为了避免预言成真,全世界又站在了一起。日前,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会议讨论制定了首个应对塑料危机的全球协定,并通过了《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首个全球范围的“限塑令”终于要来了,但它能否阻止人类滑向“塑料星球”的深渊,尚不可知。

一项伟大的发明

“除非我搞错了,不然这项发明一定很重要。”

年7月11日,利奥·贝克兰博士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位43岁的比利时裔美国化学家在他位于纽约的家中建了个实验室,此刻正沉浸于化学研究之中。就在这一天,他在实验中将加热的甲醛和苯酚混合在一起,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合成可塑性材料。利奥将其命名为胶木,后来人们称它为通用塑料。

这虽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塑料,但却打开了聚合反应的大门。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各种各样的塑料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用于包装的聚苯乙烯、做丝袜的尼龙、做塑料袋的聚乙烯……塑料家族逐渐壮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塑料不但代表着实用,还是机遇、进步、现代、时尚等价值观的传播者,家庭主妇们甚至会举办塑料保鲜容器的派对,以展示自己的风采。

汽车开始采用更轻便的塑料部件,以减少油耗;塑料包装的出现,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时间,也减少了食物浪费。不得不承认,不论是从经济价值还是从环境效益来说,塑料都称得上一项伟大的发明。

从“恋人”到“杀手”

人类与塑料的“恋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呢?

年,科学家在北大西洋马尾藻海域西部表层水体发现了多达个/平方千米的塑料碎片,而大西洋沉积物中塑料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的污染水平早在年就呈急剧升高的趋势。这说明,早在60年前,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大量生产塑料,而缺少对塑料等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导致海洋塑料污染日益严重。但当时,这并未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

直到年,美国阿尔加利特海洋研究中心的海洋学家查尔斯·摩尔驾驶帆船由夏威夷返回洛杉矶,本想抄近道从赤道无风带驶过的他,意外地陷入一个“垃圾带”——“我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塑料”。这个位于美国加州和夏威夷之间著名的“大太平洋垃圾带”由此被发现,并被英国《卫报》等媒体称为“第八大陆”。

年,荷兰海洋清理基金会发表了其十余年的调研成果:海洋塑料污染正在指数级增长,“大太平洋垃圾带”漂浮的塑料垃圾约1.8万亿件,漂浮面积约为法国国土面积的3倍。

多年来,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尽管如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去年发布报告称,年至年间,全球累计生产了约92亿吨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警告,年,地球上将有超过亿吨塑料垃圾,蓝色星球可能变成“白色星球”。

不仅仅是在太平洋,全球各大海洋几乎都存在塑料污染问题,海洋垃圾的60%~90%是塑料垃圾。漂浮在海面上的巨量塑料垃圾正在成为海洋生物的“新型杀手”。

欧盟的调查结果显示,欧洲水域每年有约15万吨塑料垃圾入海,而全球海域塑料垃圾则达到大约万吨。这些塑料垃圾常被鱼类和大型海洋哺乳类动物误食,致其死亡,因而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鲸吞入塑料袋后食道会被堵住,无法再进食真正的食物而导致死亡,海鸟等也常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塑料会通过鱼类以及其他动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在肯尼亚的奈洛比屠宰场内,人们从一头食用牛的胃里面清出20个塑料袋。

除此之外,微塑料在生物体内聚集得越来越多,最终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今年4月7日,由英国赫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了微塑料。而知名环境科学杂志《国际环境》也在不久前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由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微塑料或已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人类使用塑料带来的生态危险正在蔓延到整个地球,即便是遥远的南极、北极也未能幸免。《科学进展》杂志年8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称,“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人们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