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料 >> 塑料优势 >> 便利的代价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它
塑料产品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了,我们经常喝的矿泉水,牙刷杯子等等,都与塑料挂钩。塑料不仅带来了生活便利,还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危害。
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极小的体积让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多项研究已证实,微塑料已“入侵”人体。
研究证实: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荷兰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国际环境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这些微塑料也可能进入人体器官。
科学家们表示,从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脉;从空气、土壤到食物链中,这些几乎看不见的微塑料碎片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在最新研究中,荷兰科学家对22位匿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近80%的血液样本内包含有微塑料。他们在其中一半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PET塑料的痕迹,PET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饮料瓶;此外,超过1/3的血液样本内含有聚苯乙烯,这种塑料被用于制造一次性食品容器和许多其他产品。
该研究负责人、阿姆斯特丹大学生态毒理学专家迪克·维塔克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检测到并量化人体血液中的这种微塑料。这证明我们身体里有塑料,而人体内本来不应该有塑料。在人体内,这些微塑料接下来会到何处?它能被清除吗?还是聚集在某些器官内,甚至通过血脑屏障?”
研究表明,这些微塑料可能通过空气、水或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特定的牙膏、唇膏和纹身墨水等进入人体。从理论上讲,塑料颗粒可能通过血液输送到器官。
维塔克还表示,血液中可能存在其他种类的微塑料,但他们这项研究没有检测到比取样针直径大的颗粒。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食物、水体、空气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随着每天的呼吸、饮食等进入到我们体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秦潇等人刊登在《生态毒理学报》上的文章中,详细列出了微塑料的可能人体暴露途径。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样本数量比较小,但这项研究“很有说服力,而且经得起审查”,科学家们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弄清楚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毕竟,血液将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连接起来,如果血液内有塑料,那么这些塑料可能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任何地方”。
微塑料颗粒仍然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年才首次被提出来,主要指那些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最小的微塑料颗粒是可以达到纳米级别的。也就是说,这些微塑料颗粒光凭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和人体的细胞做比较,微塑料颗粒甚至比人的细胞还小了几个数量级。个头如此之小,于是这种物质在人体的穿梭似乎就不显得非常奇怪了。
怎么才能少“吃”些塑料?
除了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塑料制品外,还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物品中也藏着塑料微粒。
果蔬等农作物
一项中国和荷兰的联合研究发现,莴苣和小麦作物根部的裂缝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传播到可食用部分。这意味着,通过食物链传递,微塑料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饮食中,包括谷物、蔬果、贝类、牛羊肉、奶制品。
瓶装水
年《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论文估计,人类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量高达3.9万~5.2万颗,那些爱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会摄入21.1万颗微塑料。
很多人知道塑料瓶最好不要用来装热水,否则塑料可能会被融化,释放出有毒的元素。然而,有国外的科学家曾经对瓶装水当中的微塑料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瓶当中有瓶水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微塑料颗粒。
此外,外卖杯表面涂有一层聚乙烯,降解后会碎成小颗粒,可能被人吃下去。
茶包
茶包袋本身可能添加了塑料,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在加热到95℃的水中浸泡一个茶袋,可能会在杯子里释放出大约亿个微塑料颗粒。
一次性湿巾
除塑料包装外,湿巾本身也含有无法被生物降解的塑料纤维,最终被扔进垃圾桶或被冲洗都会将塑料释放到环境中去。
衣服
塑料是可以做成衣服的,当你看衣服标签时,上面写的“聚酯纤维”就是塑料。比如时下流行的摇粒绒,通常是由回收塑料制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纤维成分。
每当清洗聚酯、聚酰胺和氨纶纤维等材料制成的衣物时,比如户外装备、卫衣和套衫,都会掉落约70万根微纤维。
洗涤凝珠、片剂
有清洁作用的洗涤剂、消毒水都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微塑料,与化妆品中禁用的微珠是同种物质。
烟头
当人们把烟头扔在地上时,它们最终会进入排水沟。一根烟头就会污染近3.8升水,其中部分污染来自于塑料(用于制造香烟的过滤嘴)。
空气
塑料微粒会散布在空气中散播,比如,衣物因摩擦、烘干脱落的微塑料,散布在空气中成为可吸入粉尘进入人体。
法国巴黎和中国东莞市进行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微塑料(主要是纤维)存在于大气总降尘中。
想要减少塑料对环境及健康的危害,需要从我做起:
合理使用塑料制品,不过度滥用,包括吸管、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外卖盒等,用后不随意丢弃;
如果一定要使用,尽量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
做好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与塑料回收再利用相辅相成;
购买衣物时选择羊毛或棉质等天然材质的;选择个人护理品时注意查看成分表,尽量不选择带塑料磨砂成分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项研究切切实实地提醒了我们,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必须承受科学进步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危害。
(来源:科技日报广州日报健康时报顶端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