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烟台市21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学

发布时间:2024/9/17 12:29:10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410900.html

烟台市21-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凤骨”。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

刘勰所说的“凤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

“风骨”论在魏晋玄学及佛学的美学之后,从理论上提出和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特别是荀子一派美学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作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简明的美学概括,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都贯穿着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没有“骨”的作品被看作是失败的、不美的。其次,作品要表现出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这也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再次,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度凝炼有力的(推及于书法、绘画,有所谓“入木三分”“笔底金刚杵”之类的说法),这同样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

以上几点,虽不是刘勰的“凤骨”论提出后才为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所具有的特点,但它是第一次由“风骨”论作出了最为简明深刻的美学概括。和“风骨”相联的这些特点,明显有着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但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刘勰的文心雕龙》)

材料二:

郎吉弩斯认为,具有“崇高”特质的文章不仅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而且应当具有动人的情感.它应当使“听众所产生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所谓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语)。同样,刘勰也十分强调情感的作用。在《风骨》篇中,刘勰反复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情与气偕,辞共体并”。可见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他十分推崇“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辩骚》)的屈原,极力赞赏那种“志思畜愤,而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唯有这种“慷慨以任气”、感愤而激昂之作,方能“篇体光华”。

郎吉弩斯把文采看成是“崇高”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认为作品必须具备恰当的华丽文采,方能有“巨大的威力”与“迷人的魅力”,方可谓之“崇高”。而刘勰虽然认为藻饰与“风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认为文采并不是“风骨”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还打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野鸡虽有文采,但没有风骨,“肌丰力沉”,不能奋飞;鹰隼虽乏文采,却有风骨,“骨劲气猛”,能展翅云天。“夫肇翟备色,而翱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风骨》)

(摘编自曹顺庆《“风骨”与“崇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勰受汉末清议的“骨鲠”观念、魏晋人物品藻的“风骨”思想和《易传》崇尚的“刚健”意义等的影响,提出“风骨”论这一新的文学审美主张。

B.刘勰的“风骨”论,既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又追求像鹰隼一般的“气猛骨劲”之美,这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C.刘勰对“风骨”的要求与孟子倡导的“浩然之气”相关但不相同,前者尊重客观世界、重视自然之美,而后者则重视个体主观精神德行的追求完善。

D.郎吉弩斯的“崇高”论与刘勰的“风骨”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对“文采”属性和作用的认定却见仁见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勰“风骨”论强调在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时候必须渗透内在理性之“力”,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

B.“风骨”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着与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有关的消极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刘勰认为“风骨”与“文采”有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有“风骨”的作品未必有“文采”,反之亦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却可形成佳作。

D.中国古代美学善用人的骨、筋、气、肌、血等形体要素来形象阐述艺术之美,可以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艺术审美与生命状态是存有相通之处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的一项是(3分)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道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后人评价曹操的《短歌行》堪称“建安风骨”的典范。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护林员

孙频

我骑着摩托车沿山路盘旋而上。

走着走着,路的前方猛地跳出一个半山坡,林中一片开阔的空地上现出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这是护林员住的房子。我一直骑到离木屋很近的地方才停住,熄灭油门,从摩托车上下来,顺便把挂在车把上的一个塑料饭盒摘下来。屋门口正蹲着的一个男人始终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我走过去,站在他身后,发现他正给一只小狗挠痒痒。另外两只大狗躺在旁边晒太阳,它们过于安静了,已经不再像狗,好像已经过渡成了另外一种陌生的兽类。听到我的脚步声,它们没发出任何一点声音,其中一只微微睁开眼嘌了我一眼,便又闭上了。那只小狗大概刚出生不久,巴掌大,正张开细嫩的四肢,露着肚皮,任凭主人给它挠痒痒。我站在他身后,咳了一声,说,这小狗是刚抱来的吧?以前没见过。

他还是没有回头,只背对着我说话,声音听起来嗡嗡的装满回音,刚生下没两天,是它们生的。说着他指了指那两只晒太阳的大狗。那两只狗都纹丝不动地晒着太阳。

他继续摆弄那只小狗,我则继续站在他身后看他摆弄狗。深山里的光阴夹杂着虫鸣鸟叫和草木的清香,缓缓从我们身上踩过去,脚步迟缓犹疑,似乎只要我一伸手,就能抓住它。木屋前的一块菜地是他自己开垦出来的,主要种土豆,土豆是山民们的主要食物,几乎顿顿不离土豆。地头干裂的黄土里长出了一排像牙齿一样参差不齐的青菜,还有几棵剑拔弩张的大葱,各自在头顶举着一朵毛茸茸的大花,引来了一群蜜蜂。

此外便是无边无际的山林。这木屋和菜地像是从山林手里好不容易抢出来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夺回去。我看到木屋边上已经包了一圈瘦小的毛榛和栎树。山林是会自己走路的。有时候猛一回头,却发现它已经跟在你身后了。

四周山林如海,木屋如沉在井底。蹲在地上的护林员终于站了起来,矮个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迷彩服,表情呆滞地看了我一眼,又偷偷扫了一眼我手中提的饭盒,目光缓缓驶到别处,说,过来了?因为一个人独自呆久了,经常要过半天才能找到下一句话,这使他的每一句话听起来都是残疾的。我说,一个人巡山怕不怕?他呆望着远处,极慢地眨了两下眼睛,谁说不怕?我问,一个月给你多少钱?他转过身去用慢动作喂狗,等狗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才丢出一句,八百块。这时他慢慢扭头看了我一眼,磕磕绊绊地补充道,额也是挣过大钱的人,早几年,在山下的,厂子里,看门,一个月还给额,三千块……三千块呢。后来,厂子,不景气,关门啦,额上山也是图,图挣人家,两个钱。

这几年山民纷纷从山上搬下去,搬到平原的县城里,多半都是因为打工和孩子的上学问题。山民们大规模迁徙下山使得平原上人口剧增,一时房租上涨,有几个新小区的房子几乎都变成了山民聚居区。山民们下山之后把山上的土豆和伞头秧歌也带到了平原上,以至于晚上的广场舞里突然嫁接了好几条扭秧歌的伞队,花红柳绿的。大山里则更加空荡幽静了,鸟兽和树木纷纷住进了废弃的山村。但也有少数人会逆流而上,从平原回到山里。比如这护林员,比如我。

眼下这阳关山,全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古时候的人们大概是为了躲避战乱,从平原来到深山里。很多年后又因为子女的教育等问题迁徙到平原。有的山村学校,原来有一百多个学生,后来到几十个,十几个,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学生。我已经分不太清楚,对于人们来说,这种迁徙是一个必然要到来的进化过程,还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衰败过程。对于我来说,前半生是跟着欲望走的,后半生,我只想跟着心走。

我把手里的饭盒递给护林员,刚炸的油糕,皮还脆着,给你送几个过来。他站在那里没动,只拿眼殊偷偷扫了一眼我手中提的饭盒,半天才敢问一句,甜的咸的?我说,石榴形状的是咸的,半月亮形状的是甜的。他仍不肯接饭盒,笨重的目光碾压过黄土和大葱,不知道要落到哪里,嘴里却说,额自小,好吃甜的,就是,甜的吃多了,这不,牙也快掉没了。我硬把饭盒塞给他,他这才接住了,也并不急着打开,就那么用两只手抱在胸前,好像并不想要。嘴里还在向我拼命解释着,额不是,很爱吃,油糕.不太好消化,额不急着吃,等,等放到晚夕(傍晚)再吃。

对于他来说,吃一顿油糕就等于过节。我隔三差五来给他送点吃的,几乎每次都这样,他表示他不是很爱吃,也并不急着吃,要先放一放再吃,然后等我转身离开的一瞬间就会把它们吃光。我再次骑上摩托车准备拧油门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抱着那只饭盒忽然大声对我说,夜来,有一只花豹,敲额的门,额用强光手电,一直照它,照它,它就在门口,蹲了一黑夜,天明才走掉,额一夜,没睡。我说,晚上记得把门从里面关好。然后拧了一把油门。他手捧饭盒小跑两步又追上来,有些绝望地对我喊道,你没见,好大,一只花豹,就在额门口,守着。

他张开的嘴里果然没几颗牙,看着有些荒凉,像个黢黑的山洞。我知道他不想让我走。但我还是拧了一把油门,骑着摩托车重新上了山路。

(节选自孙频《骑白马者》)

文本二:

山上的集体生活瓦解之后,不愿下山或者没有能力下山者,就变成了背对现实的象征。山上是一个安宁的归处,还是失败者转身的自我收留?小说写得苍劲飘逸,又不乏勃勃生机。寻找之动与躲藏之静,人世的芜闹与山上的枯寂,提问与解题,形成紧密咬合的平衡状态,展现了小说家孙频正在努力构建的小说美学。

(年第五届“收获文学榜”《骑白马者》上榜理由)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护林员摆弄着小狗“始终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既说明了他对“我”的到来早已习惯,又说明了在单调封闭的生活中他的木讷寡言。

B.作者多处用山林的广袤无际来衬托木屋的孤零狭小,一方面表现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表现出自然村落的日渐式微。

C.文中两次写护林员“偷偷扫了一眼我手中提的饭盒”,这一细节说明他在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期待,细腻地揭示了他的矜持心理。

D.小说结尾护林员一反常态追着“我”大声讲述花豹敲门一事,表现了他渴望有人陪伴的迫切心理,让人不免生发出一种酸楚之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护林员“继续摆弄那只小狗”与他“终于站了起来”之间,作者着意宕开笔墨抒写山间环境带来的惬意,以此缓解二人之间无法正常沟通的尴尬。

B.小说在刻画护林员这一人物形象时,有意突出了语言描写,失之流畅的艰涩表达意味着他语言能力的退化,侧面反映了其长久以来生活环境的孤寂。

C.小说以探访护林员为主线,其间穿插了山民搬迁进城的相关内容,交代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同时为塑造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深化了小说主题。

D.作者以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了山林优美的景色、舒缓的生活节奏,也将与时代逆行的贫穷、闭塞、窘迫和焦虑呈现在读者面前,视角独特,发人深思。

8.在小说开头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对“狗”进行细致的描写?(4分)

9.文本二提到,这篇小说“寻找之动与躲藏之静……形成紧密咬合的平衡状态”,请结合文本一对此进行简要分析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元和九年,(吴)元济以其士叛,逸掠陈、汝之间。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上闻之怒,谪其守。明年春,诏执金吾李将军驰传出守之。既至,收其坏卒,聚寿春城。使人劳井闾,而市货耕桑之业始复,民人莫知复为战矣。

八月乙巳,夜引兵南出霍丘百四十里,又折而西四十里,营于万胜冈,筑新城。初,将军(裴)度曰:“吾士卒萍合之众也,易散而难役。吾以筑垒令之,必苦难。使寇闻之,必袭吾。”乃召诸将谓曰:“吾旦夕望气,其状有寇,谨备之。”令诸军分营连居,环回之间,十有余里,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以御暴矢耳。诸将数奇将军言,归而亟晓其卒,故所命立就。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又今曰:“山泽之地,其土瘠漓。今时方秋,浸潦用事,谓众之功难为也。顾其垣今日而周,明日而坏。吾为诸君惜之。诚能致其厚,则土藏气色,脉力相辅,虽霖潦不为患矣。”筑者皆悦,复争为厚。及竞,将军监军使出视之,复劳曰:“嗟乎!诸君之能,众士之功也。既周且厚,始为其垣,今则城矣。”因自吟曰:“城乎城乎,使其增数仞而饰之,寇虽蚩尤,宁敢犯我乎!”遂归。诸将相谓曰:“乃者,将军之词得无意其高也?吾党亦丑其卑矣!”复增其筑,于是新城遂具。明日,寇果来,望见皆愕然。因至新城傍,俱张喉高言,指城上曰:“为我曹敬谢将军。”讫,辞而去,诸将尽伏。十一月戊辰,将军将卒万余,西渡涧渠上史蔟冈与贼阵。自平明至日中,进退相延不得合。及日侧,将军乃谋曰:“彼必乘暮伺吾还兵,击我必矣。”于是引兵急攻寇,寇延退数里。

(节选自唐沈亚之《新城录》)

《新城录》:记录唐将裴度平定吴元济之乱时,在寿春之南霍丘万胜冈筑城、御敌与平叛的经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B.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C.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D.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驰传,古代驿站用四匹中等马拉的车,文中指驾着传驿的马车快速奔驰。

B.乙巳,“乙”属天干,“巳”属地支,干支结合以记年月日,此处记日。

C.望气,可指远望动静或气势;这里指为进行秘密活动者守望,观察动静。

D.蚩尤,与黄帝、炎帝合称为“中华三祖”,因骁勇善战被尊为“战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面对叛乱,有效应对。吴元济叛乱,沿途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皇帝怒贬败逃的守官令狐通,让李将军出京镇守,百姓农商生活得以恢复。

B.裴度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他深知军队初建,纪律性差,于是下令诸军分营阵守,彼此牵制;为弥补布防缺漏,让士兵修建围墙以防敌军弓箭突袭。

C.裴度善笼人心,受到拥戴。他对筑城将士采取言语褒奖、物质犒劳等措施,士兵们自觉地按其要求对围墙增高加厚,新城落成,连敌人也惊叹佩服。

D.裴度精于谋略,积极作为。他亲率万余将卒,从天刚亮到中午一直与贼对峙;预料贼寇必在傍晚己方撤兵时进攻,于是带兵主动出击,击退了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将数奇将军言,归而亟晓其卒,故所命立就。(4分)

(2)乃者,将军之词得无意其高也?吾党亦丑其卑矣!(4分)

14.修筑新城,困难重重,裴度却能顺利完成,请结合选文探究其成功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过故斛斯校书庄(其二)

杜甫

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斛斯校书:指作者居于草堂时的邻居斛斯融,其人死后方授一官。斛斯,复姓。校书,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山阳作:《晋书》载,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鲍叔知:《史记》载,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予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燕入旧居、鸥归故池,好友斛斯融却已离开人间,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B.颔联写断桥不修,卧柳生枝,暗指故庄人迹罕至,呈现出一片破败荒凉景象。

C.颈联化用典故,表明心迹,“多惭”二字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

D.全诗写景寓情,借古叙事,步步咨嗟,字字入情,景、事、人、情浑然一体。

16.有人评此诗“哀人亦复自哀矣”,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借助他物以声摹声,从乐曲的清脆悦耳写起,表现了乐曲的丰富多变。

(2)假如有人穿越到秦朝,乘直升飞机对阿房宫进行航拍,你可以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进行路线导引。

(3)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由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去年秋冬季的拉尼娜事件持续到了今年2月,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

那么,()?简单来说,拉尼娜现象主要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降温;而厄尔尼诺现象则与之相反。

从以往经验看,拉尼娜一般会使我国北方夏季降雨增多,南方冬季更冷。如年初,拉尼娜曾导致东南亚海面温度下降2,多地出现严重的冰雪冻雨灾害。虽然这种降温不是百分之百。但难免造成一定影响。即便冬季出现气温偏高的情况,也要谨防其可能带来某些天的极端低温。

(),几乎会波及全球一半区域。拉尼娜尽管会让地球降温,但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随着南北两极冰川因全球变暖而不断融化,将导致全球气候更为异常。

18.对画波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拉尼娜不一定会使今年冬天降温,反而可能会使气温偏高。

B.拉尼娜对今年冬天的影响一定存在,可能会带来极端低温。

C.拉尼娜一定会给今年冬天带来极端低温,并产生巨大影响。

D.拉尼娜会使今年冬天气温偏高,继而带来某些天极端低温。

19.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从除皱率、温度等方面对30款手持挂烫机进行了详细对比试验,给出了“保姆级”的建议。

消费者在选购手持挂烫机时,也要考虑衣服的“舒适圈”。比如棉麻衣物适合高温熨烫(-),羊毛、丝绸所需温度适中(-),化纤、尼龙则无需温度太高(70-)。

21.对文中五处引号的作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C.//D.//

22.说明性文字应当科学、准确、严谨,具有可信度,上述文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请结合材料,以“忙与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错。)

2.(3分)A(“认为对美丽辞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错。)

3.(3分)D

4.(4分)首先点明刘勰“风骨”论思想的源起,(1分)维而阐明刘勰“风骨”论与儒学的内在渊源与差异。(1分)进而具体闹述“风骨”论的审美特征及重大意义,(1分)最后提出当下我们应辩证看待“风骨”论的利弊。(1分)

5(6分)诗歌直言人生苦妞的恶伤,抒发对贤才的真切渴望,情感真挚,充满理性光辉;②诗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一统天下的高度自信,品扬向上,展现崇高人格:图诗歌采用四言古体诗形式,借助比兴。化用典故,语言凝练,厚重有力。(每个要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一方面表现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表现出自然村落的日渐式微”错.)

7.(3分)A("以此缓解二人之间无法正常沟通的尴尬”错。)

8.(4分)①“狗”是护林员的生活伴侣。是其日常生活中唯一的交流对象和情感寄托。可以充分表现出护林员的孤寝之感:(2分)②“狗”是护林员的人生观照。警惕性非常强的“狗”如今却成为无动于衷的“陌生的兽类”,可以充分折射出护林员的生命异化的生存状态。(2分)

9.(6分)护林员曾同众山民一样下山追求精彩生活,却因工厂倒闭无法立足而重归山林,然而不甘山中生活的孤寂恐惧又使其在潜意识中时时意欲逃离:(2分)“我”摒弃数望逆流而上深入大山,却只能在短暂停留之后再次回到现实世界,但心中又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归自然:(2分)“寻找之动”与“躲藏之静”同样存于二人心中无法剥离,何去何从难以定论,这种难分难解的矛盾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真实的生活与情感状态。(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D

11.(3分)C(望气,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12.(3分)B(“彼此牵制”错)

13(8分)(1)(4分)诸位将领多次对将军的话感到神奇。回去就立刻告诉自己的士卒。因此将军命令的事情很快就完成了。(注意“奇”“亟”"晓”"就”的翻译。)

(2)(4分)先前,将军的言词恐怕是想使围墙高大吧?我们也觉得低矮不好啊!(注意"乃者""得无”“丑”"卑”的翻译)

14.(3分)①巧用心理暗示,营造危机氛围,强化忧患意识;(1分)图及时肯定所做。运用激励措施,激发士兵热情:(1分)图因势利导,有序推选。步步为营,逐步完善。(1分)

(二)吉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错,此处以鲍叔喻指解斯融,表达了诗人自叹有负于知交之意。)

16.(6分)①写对朋友离世的衰悼,表达出对自己生命垂暮的感伤:②写对知交不再的惋惜,表达出对自己孤苦伶仃的凄怜:国写对朋友死后方得一官的怅惘。表达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悲叹。(每个要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

(1)①昆山玉碑凤凰叫四芙蓉汽露香兰笑(2)3朝山北构而西折图直走威阳

(3)示例一:国还顾望旧乡园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示例二:国退知兄弟登高处圆遍插茱莫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示例三:国今夜廊州月同闺中只独看(杜雨(月夜》)

示例四;国乡泪客中尽圆归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

示例五:何想得家中夜深坐回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18.(3分)B

19.(4分)(答案示例)①拉尼娜和厄尔诺有何不同呢(2分)②拉尼娜的影响范围很广(2分)

20.(4分)

示例一:尽管拉尼娜会让地球降温,但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2分)南北两极冰川因全球变暖而不断融化,将导致全球气候更为异常。(2分)

示例二:拉尼娜尽管会让地球降温,但并不会因此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2分)随着南北两极冰川因全球变暖而不断融化,全球气候将更为异常。(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3分)D(1同中的引号表特殊含义。②中的引号表强调。同④中的引号表特定称调。)

22(6分)0数字说明,客观列出实验量,除维率等数据,直观准确:(2分)2举例说明,列举“美菱”"摩飞”等知名品牌,典型真实:(2分)网分类比较。说明各种材质衣物熨烫温度的差异,条理清楚,一目了然。(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7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