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料 >> 塑料发展 >> 创业人物ldquo塑料大王rd
今日推荐
一粒米发家致富
王永庆
创业之路
王永庆,台塑集团董事长,年建成投产。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
创业之路
01
始于生存
年1月1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北县新店,父亲是茶农王长庚。6岁时就读小学,学校距离住家10公里,每天必须徒步20公里往返。
年,15岁的王永庆被父亲送到嘉义的米店当学徒。第二年王永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块钱。
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不仅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
02
行于创新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势头最好。王永庆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果获利颇丰。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
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
这也是他成功的第一步。
03
成于挫败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
三年的生产一直处于供远大于求,每年生产成吨塑料,却没有购货商,几个投资商也不敢和王永庆一起冒险,纷纷选择退出。
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
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
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
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
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吨,发展到现在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04
终于坚持
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
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根据台湾《天下杂志》近年对岛内0家大企业实力状况的调查,台塑集团已经跃居台湾各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
王永庆也以54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
01
王永庆的八堂课
●第一堂课:刨根问底,也就是面对问题一定要追究到水落石出,否则绝不罢休。
●第二堂课: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不问结果;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
●第三堂课:瘦鹅理论,这是王永庆时常提及的人生奋斗理念,说的是学习瘦鹅忍饥挨饿,用刻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境,并以坚毅态度等待机会到来。
●第四堂课:基层做起,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还必须在选定目标后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五堂课: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只有从实实在在的经验才能培养出令人信服的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机会就愈大。
●第六堂课:切身感,企业的管理制度若能让员工产生切身感,他们的潜能才可发挥到十成。王永庆经常对员工说:“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七堂课:价廉物美,只有建立在价廉物美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在这一点上,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
●第八堂课: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懂得维护客户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总结
王永庆曾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表示,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对自己也是严之又严。”
爱上创新创业园
创新创业不再难
往期回顾
清明思缅忆故人创业周报
TikTok广告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万科A发布年报:分红比例历史最高第八届“互联网+”大赛
取消师生共创组、提高本科生项目入围比例、提高教育分值占比
编辑
刘桐郑秀娟
责编陈鑫鹏审核
赵赫来源
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