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料 >> 塑料市场 >> 要钱还是要命这个废品小镇用行动给出了
新华社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赵久龙)水清鱼美、青石板路、黛瓦白墙……绵绵细雨中漫步在大众村,一派田园小清新景象。不过,村口两台锈迹斑斑的造粒机和破碎机,却告诉了人们这里的过去。曾经,此地家家在塑料堆里“扒黄金”,最终陷入“垃圾围城”“水陆空”立体式污染困境。
大众村曾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污染最严重的村子。“到处都是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作坊,河里、路上、树上、电线杆上都是垃圾,焚烧塑料垃圾气味非常难闻,水变黑了,树根烂了,鱼死了。”72岁的村民夏方俭说。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耿车镇“四轮齐转”发展废旧塑料加工产业,最高峰时年交易量逾150万吨,交易额30亿元,对镇财政和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八成以上。
“当时,耿车闯出了一条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说。然而,富了口袋,却伤了生态。2012年,耿车被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空气污染超标20倍,河流水质劣V类水……
发展成果成了发展瓶颈。“要钱还是要命?要现在还是要未来?”66岁的大众村老党员邱永信是村里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第一人,也第一个思考这个生态问题。“要想办法,既要钱更要命,既要现在也要未来。”邱永信说。
邱永信是大众村从事塑料回收加工第一人,年又第一个转型办起家具网店。(图片由宿城区委宣传部;戚善成提供)
2015年末以来,按照市、区统一部署,耿车壮士断腕,痛下决心去污减塑,“彻底禁、禁彻底”。邱永信带头购进机器,转型做板式家具“触网”销售,党员骨干、能人大户跟随转产。耿车取缔关停了数千个加工点和货场,疏浚河道、沟渠,清运淤泥、垃圾,复垦土地,栽植苗木,修复生态,治理环境,困扰群众20多年的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这口鱼塘是由垃圾堆改造而成的,当时光垃圾就清理了两三百车。我们把它疏浚挖深,旁边建广场添置健身设备,做好道路绿化,现在成了村民健身活动‘小公园’。”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说。
同时,耿车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重点发展多肉植物、盆景园艺等特色产业。江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8月投入运营,主营中高档多肉植物,有3家网店线上销售,年销售额达亿元,还带动周边千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截至今年11月,大众村共有电商573户,电商及相关从业户占全村总户数83%,“多肉(植物)电商渐成趋势,村里有5家塑料或家具企业转型经营多肉(植物)销售,最大一家月交易额达60万元。”大众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
“耿车镇治理好,取消塑料干淘宝,既卫生还环保,苦大钱不得了,名牌小车奔家跑。”邱永信自编的顺口溜,道出心中欢喜。如今,耿车已跻身全国电商强镇、省级生态镇,网络创业、物流快递、特色农业、塑料制品精深加工新四大绿色产业,吸引全镇约2万人创业谋生,从废塑加工转型电商达1600余户。
耿车镇刘圩村淘宝创业合伙人王慧在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服务。(图片由宿城区委宣传部戚善成提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正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裴承前说。
村口那两台造粒机和破碎机,过去大众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如今已斑驳在岁月里。它们见证了勤劳的耿车人由穷到富、由富转绿、书写美好生活的非凡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