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中科院厦门稀土所宋立军稀土赋能高分子,让

发布时间:2025/3/14 11:07:37   

人物名片

宋立军,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稀土功能高分子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9项,参与标准置顶修订17项,已发布公式9项。曾主持完成科技部重点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与厦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继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计划,与多个学校和实验室有科研协作。研究方向:稀土功能高分子(阻燃、抗老化、抗菌、高导热等)、稀土功能涂料、稀土纳米材料,稀土分析技术等。稀土弥补珍贵,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什么是稀土?稀土的性能如何?如何通过稀土改性提升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性能,让更好的材料制品走入市场?在中国科学院高分子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下称厦门稀土所),就有这样一位稀土功能高分子专家,身心俱行,折返于企业一线与研究院之间,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落地,让稀土这样“稀有”的材料制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宋立军主任接受专塑视界专访

他,就是厦门稀土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宋立军。亲和力十足、处事严谨细致,专塑视界编辑初见宋主任,科研教授“高深”刻板印象全然不见。而在他背后,耕耘着中国稀土功能高分子的科研事业,讲述着一段与稀土高分子产学研落地的非凡故事。

赴日学习先进技术知识

回国参与祖国经济建设

年,在济南大学工业分析专业毕业后,宋立军进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读研,毕业后成果留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8年的研究所研究工作,宋立军逐渐意识到了现有学识的不足,亟需深化锻造自身能力,而国内相关技术知识并不发达。“日本在整个技术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与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宋立军介绍,彼时的日本,材料技术研究的优势十分明显。宋立军当即作出了赴日深造的决定。

年到年,宋立军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创新材料科学专业习得博士研究生学位,而后在学校任产学官连携研究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人才问题也逐渐凸显,在稀土功能高分子领域同样如此,而在发展的前景上,中国也逐渐超越日本,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年,宋立军选择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所,从事稀土高分子研究,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四大方向做好稀土赋能

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应用

“我们科研方向整体上侧向于高分子应用,基于稀土的功能特性与高分子的结合,赋予高分子各种功能。”进入厦门稀土所,宋立军从事着与自己专业匹配的稀土功能高分子研究,从“稀土高分子与光的作用”“高分子与氧气的作用,达到阻燃功效”“稀土高分子与热的相互作用”“抗菌高分子”四大模块入手,全面、深入地做好稀土赋能高分子创新型材料的研究,让更多高质量材料应用在社会生活中。

宋教授现场讲解科研产品性能

“稀土阻燃剂已经在无纺布和织带企业获得应用”,宋立军介绍,经过团队的不断努力攻坚,不少研究成果已经付诸应用,例如阻燃母粒、阻燃尼龙纤维、夜光纤维、抗紫外老化母粒、薄膜和抗菌粉体等。而在近期,宋立军团队研发的稀土夜光材料已经相继有企业在乐高积木、花洒上进行使用。

夜光纤维在夜晚具有发光功效

当前,消防意识逐渐被重视,在酒店、小区等住宅区,防火成为了很重要的因素。对此,宋立军团队还特别研发出一款稀土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地板砖,阻燃效果非同一般,颇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宋立军团队研发的不少成果,也被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

稀土赋能塑料

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三大高分子之一,塑料与稀土有机结合也是宋立军团队研究的重要领域。稀土赋能塑料,让塑料有更优质的性能,在阻燃、抗菌、抗紫外线等防老化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稀土可以很在大程度上改变材料的性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宋立军说,稀土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稀土催化聚合物降解成碳阻燃,二是稀土催化阻燃聚合物抑烟添加量少,机械性能影响小。

ABS作为家用电器类外壳的原材料,得到大量使用,不过易燃的缺点成为它发展的局限。基于此,宋立军团队开发了稀土元素阻燃材料体系,在兼顾阻燃效果的同时达到低毒、低烟雾、无害化要求,在ABS树脂表层形成稳定的碳层,有效地隔绝空气和热量。年,该项研究成功获得《一种稀土协同阻燃ABS材料》专利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双碳目标大背景下,稀土改性塑料、加强材料创新也是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宋立军告诉专塑视界,一方面是加强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另一方面则是性能增强尤其是耐候性的增强,这将极大地延长了塑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塑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实践型团队助力企业生产

攻克难题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团队成员的背景和其他课题组有很大差别,成员们都是来自于企业”,宋立军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产学研项目落地,引入团队成员,更多考虑的是成员的实践性,即有更多的一线企业实践经历,这样能更好地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融合在一起。

与高校教授图书籍材料相比,宋主任的办公室满是科研产品

折返于企业与研究所之间,这算是宋立军的工作常态。而这,正是我国稀土功能高分子研究情况的典型缩影。当前,我国稀土功能高分子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科研人才较少,要实现全面的发展仍有不少的路要走。宋立军坦言,要实现稀土功能高分子科研成果规模化的应用生产同样需要技术的积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市场需求。

“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跨越,着实不易。不过,我们很有信心”。宋立军告诉专塑视界,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科研,攻坚行业发展难题,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8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