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草木有情丨忘忧照研岗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23/10/30 15:19:53   

□陈新森

小时候,家门口的自留地边缘种了一溜金针菜,夏天的早上每天趁着花蕾未开,就去采摘。母亲教我,开了花的黄花菜好看,但是不适合食用,因为开花后形状会有变化,不利于加工成成品。

母亲把带着露水的黄花菜放进蒸笼里蒸上一阵,然后放到篾筛上晒干或烘干,用塑料袋封存起来,吃的时候用清水浸泡一下,腊肉炒金针还有金针豆腐煲,那可是困难时期不常有吃却又心心念念的美食。

作者供图

犹记得,金针花浅绿中带着淡黄,真是很美的。乡村的山野没有什么名贵之花,金针花开放得那么地绚丽,一丛丛碧绿的剑叶将昂首绽放的花瓣衬托得更加端庄典雅,想象,要不是一溜子,而是一大片的花海,那又是何等的美丽壮观。

总有人为一种年幼时的梦想而追赶,80后新农人蔡文君(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在磐安高姥山上的照研岗(位于磐安县盘峰乡丰陈村)开辟出幸福花海,当家品种就是金针花。当我第一次听到萱草、忘忧草时,还真不知道,这么雅致动听的花名,原来就是我从小就熟悉的金针、黄花菜。当我转过一道道沟坎,似乎是猝不及防的,眼前一大片黄彤彤的色彩便映入了我的眼帘,真没想到,在这高山岗上,还有这么一片绚烂无比的花海。我驻足良久,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照研岗房车营地

文君问我,“康乃馨”是母亲的象征,被称作是全球人的母亲花,在中国古代,比“康乃馨”还早多年的中国母亲花,是什么?

我说,有的话就是萱草。当时的语境下,我是合理想象加顺口附和,答案没错,但真正的内涵还是事后补课。萱草在我国已有年以上的栽培史,萱草的英文名day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道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特点。《诗经·卫风·伯兮》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诗经疏又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时候,母亲居住的北堂往往种有萱草,人们便雅称母亲所居为萱堂,于是萱堂也代表母亲之意,沿用至今。萱草乃母爱之花,诗人孟郊曾作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元代王冕有诗云:“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诗中写道:“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游子远行前,在北堂前栽种萱草,借此解愁忘忧。千百年来,萱草总是那么的翠叶萋萋,黄花瘦瘦,那可是天下母亲的遥望和期盼。试想,当望眼欲穿的母亲站在当前等待游子归来,而长长久久不见踪影,那忧郁的神情和思念的焦渴又怎能不令她憔悴心痛,这爱,穿越时光,亘古未变。

作者供图

当观赏感怀的时候,称之为萱草、忘忧草,充满着温情和诗意。而一旦成为食用之物时,习惯叫金针、黄花菜,多了些平实和亲密。这种观得、赏得、食得、用得的植物,让文君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种忘忧草,我一点不担心,赏了忘忧草,再品黄花菜,应用尽用啊。”其实萱草也有多种花色,王象晋《群芳谱》中提到,萱草按花期分春花、夏花、秋花、冬花,按花的性状分有黄、白、红、紫、麝香、座叶、单叶数种。其中,唯有黄花菜可以食用,其他品种多数有毒,不能随意采摘食用。

《本草纲目》中说“萱草本作谖,谖,忘也。”“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并具体介绍了萱草的药用功能,称其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之功效。《博物志》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北宋药学家称黄花菜“利胸膈,安五脏,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名目。”传说秦末时期陈胜,起义前,家境苦寒,乞食度日,身患疾病,全身浮肿,食用了好心人送的黄花菜后,元气恢复,身体逐渐强壮,后来与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起义领袖。

作者供图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经胃肠道吸收后氧化成“三秋水碱”,这种物质具有较大毒性,所以不适合食用。一定要经过蒸、晒等加工处理,才能放心食用。民间的口口相传的加工方法,都是有其一定科学的依据,若有人拿生命通识当儿戏,是会付出代价的。正是因为费时费心费力,黄花菜才显得更为珍贵,并以其止血消炎、理气解郁、明目安神、消肿止痛的功效,成为“山之珍”“花之馔”。

阳光洒在照研岗,黄花菜次第开放,摇曳多姿,浩大壮观,堪比油菜花开的景色。当一大片灿烂夺目,清香怡人的花海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这道盛夏时节的绚美风景,又怎能不令我们忘掉忧愁和烦恼?!你看,在一个荒僻、静寂的高岗上,萱草倔强地生长,无声地绽放,不需要掌声,也不需要喝彩声,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为人疗伤,替人解愁。周华健的一句“忘忧草,忘了就好”,唱到了多少人的心坎上。

幸福的解释各不相同。幸福就是忘忧,来到照研岗,找到一种新的答案。

作者陈新森,磐安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主编有《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巜乡土美食.人间至味》、巜江南药镇.药香天下》、巜云峰茶韵》、《寻隐大盘山》、巜中华羊氏第一村大皿》等书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