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料 >> 塑料优势 >> 生活,不是眼前的行尸走肉,而是刻意的自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或者朋友圈里隐藏着很多“怪人”。
自从有了运动手表,就有人严格地盯着它的数据。
每天的步数,运动量,消耗的卡路里,运动时的最大心率,深度睡眠,浅度睡眠。
有人手机上安装了饮食相关软件,不厌其烦地记录每天进食的食物,获得热量,蛋白质,纤维素等数据,地中海饮食法(Mediterraneandiet)和得舒(DASH)饮食法已经建立起健康饮食模式的认知,一些元素补充剂不再成为他们眼中只有忽悠成分的安慰剂。
有人严苛遵守“限塑令”,从不使用塑料购物袋,不喝塑料瓶装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朋友圈里有人每天打卡晨读,学语言,早起,早睡。
有人每月会分享每个月读完的5本书,以及自己的读后感。
生活中充满时间管理,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SWOT分析法。
……
大城市的上班族看起来都很孤僻,要么步履匆匆,要么只低头聚焦在手机屏幕上。
单调乏味的生活,不是应该需要多一些自由和放飞自我吗?
为什么他们会默默地把这么多条条框框加在自己身上,而且心甘情愿地给自己那么多规矩?
思考了很久未果,直到看到叔本华的一句名言: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人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在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
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哦,原来他们就是想要打破这个魔咒的人。
因为在现在的生活里,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没有大规模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和瘟疫,最基本的生存是没有问题的。
不想生活得行尸走肉,于是就只能自己制造一些活法来折磨自己,为的是让自己永远处于追逐欲望的道路上。
我们讲的有追求,讲究,就是这样的一类活法。
看过台湾广告界的明星人物许舜英的一种生活态度:
“我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在盘算,等一下要到哪里去买豆腐。
我不能说工作不努力,但是买豆腐也很重要。
去超市买一盒豆腐,我不可能随便拿起一盒就走,要挑半天挑我满意的。
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品质,你当然就得挑剔。”
有人不会专门去买一块豆腐,而是家里冰箱有什么就做什么。
有人根本不会自己动手做什么吃的,随便一家餐馆,随便填饱肚子就行。
我非常认同她的说法,“挑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追求一定生活水准的一个基本要求。
这就是生存与生活的差别。
选择困难症已经被描述成一种病态,至少也是贬化的词语。
我倒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表示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必定经过深思熟虑。
给家里购置新物件前,我都会反复考虑我的需求:现有的东西是否可以代替?使用率高不高?
举个例子说烤吐司这件事。
出差住酒店时,我的早餐必定是烤1片脆脆的面包,涂满黄油,再抹上果酱。
这是从一位瑞士朋友那里学来的地道吃法,自从她告诉我之后,我都按照这个方法进行。
把酒店自助早餐的状况复制到自己的日常其实不难。
因为烤吐司的机器是很小的一个玩意,便宜的几十块就能买到。
烤吐司要的就是脆,所以你不可能烤好了,包起来,带到公司,一个小时后再吃。
平时的上班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我没有办法早起半小时,做早餐,然后从容淡定地享受此过程。
因此,在家吃早餐的机会也就只剩周末的2天。
而且前提条件还得先在周五晚上能买到不是明天就过期的,尚算新鲜的吐司。
但是,如果有了吐司,我的选择性可能会是煎蛋三明治,也可能是吐司加厚厚的粗粒花生酱,也可能是西多士,也可能什么都不加,撕咬咸吐司的口感也是非常美妙的。
所以,综合考虑后,我一直没有在家里用瑞士人的方法吃吐司。
虽然每次出差,吃烤吐司的早餐习惯十几年都没变过。
逐渐明白断舍离不是扔东西,也不是低欲望,而是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要的是这种生活,而不是那种生活。
然后,坚定不移于自己的方向。
断舍离是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
第一次喝到台湾高山乌龙茶的时候,就爱上了它的味道。
从此也谨遵师傅的冲泡手法,茶叶的量,水的温度,最好的是哪一个牌子的矿泉水,快速洗茶后,用秒表分别掐第一泡的时间,第二泡的时间,第三泡的时间。
如果喝清明的龙井,那就要用回透明的玻璃高杯。
喝到半杯的时候,添满热水,只一次。
因此,一泡茶叶,总是只喝1杯半的茶汤。
不管是买书或图书馆借书,除了内容和作者,我会注意纸张,字体,大小,间距和装订方式。
“自作”的生活,表示你在意这些东西,愿意花时间于此,动机是单纯的。
“自受”表示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你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且以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行尸走肉就像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说:“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
愿在纷繁芜杂的世界里,你我依然是活蹦乱跳的鲜鱼。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